浅谈纪录片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最大魅力,是纪录片这种影视作品的最大特点,也是《舌尖上的中国》等作品并不被纪录片主流学术界认可的原因。而真实与虚假,客观与主观在很多时候往往是被配套使用的两组词。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感觉:纪录片应该追求客观。但是在纪录片等艺术创作形式中,真实和客观其实是不能划等号的。真实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客观的东西。纪录片归根结底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而主观色彩就是现代艺术创作的源泉。
今天我就来说一下,在看了几部纪录片以后,我自己对于纪录片中存在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简单看法。
人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体
追求客观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很主观的行为。
主观作为人的一大思考方式,几乎不可能从人脑中剔除。现代人有时会很刻意地去追求客观,与此同时唾弃一切主观的的东西,殊不知这种“刻意”其实也就是主观选择的表现。人就是一个复杂的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体,可以说只要是人所做的事情就不可能没有任何主观的因素。适度地主观并不会推翻事物原有的客观性,更多的时候主观与客观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支持、缺一不可的关系。
选材的过程就是主观意志的体现
在我看过的纪录片里不乏一些看起来无比客观的片子,比如毫无造作的《浮生一日》,比如用上帝视角来审视人类的《家园》,比如完全没有解说词,看起来就像监控记录的《我们每日的面包》,比如纪录有关被学术界公认的温室效应的《难以忽视的真相》。这些片子所呈现的东西都是被大众广泛接受的,被认为是真实客观的东西。但是,这些片子里真的就不含主观的因素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我看来,选材的过程就是主观意志的体现。《浮生一日》是导演凯文·麦克唐纳从来自全球的 4500 小时原素材中精心挑选剪辑出来的,这种挑选的过程其实就是导演主观选择的过程。《家园》等纪录片也一样,为什么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无尽的便利,同时让地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等这些科技的优点根本不提或者只是简单略过,而不停抓住科技的缺点不放呢?这样看待科技的视角不也是主观的吗?所以在我看来,哪怕是像《我们每日的面包》这样的陈述性纪录片,在选材的时候也进行了主观人为的取舍。除非是机器人独立随机拍出来的纪录片,否则所有的纪录片或多或少地都带有一些主观色彩。
纪录片的真实性与主观的存在并不矛盾
主观色彩的存在会使纪录片丧失真实性吗?其实只要是适度的主观,并不会整个纪录片的真实性产生多大的影响,反而可以为纪录片增添一些吸引人的特性,例如趣味性。
这个世界的许多事情是无比复杂的,如果陈述一件事情必须不分主次,面面俱到,那么这个故事就会没有侧重点,变得冗长而乏味。导演可以对全部事实进行筛选,筛去那些对导演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没有帮助的部分而突出导演想重点表现的真实。占主流地位的结论性纪录片就是这样的纪录片。
纪录片导演不能教被摄对象怎么说,不能强迫被摄对象怎么说,但可以引导被摄对象说出导演自己想听到的内容。这甚至应该是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基本能力。
主观性的存在也可以为纪录片增添魅力,引导创新
一个电影导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故事都已经被拍完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把已经拍过的故事拍的更好看。”
虽然这句话的准确性还有待考证,不过其中要表达的东西放在纪录片上也是可以的:可以拍摄的素材越来越少,怎么把有限的素材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拍出无限的新意,将是未来很多纪录片导演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主观因素的进入正是用相同素材拍出不同纪录片的必要条件。
比如同样是环保的素材,《海豚湾》注重故事性,突出了拍摄过程中惊险刺激的感觉,使得观众也跟着产生了紧张的感觉,宛如身临其境;《地球之盐》注重摄影,摄影题材与环保观点两条主线并进,最终在片尾回合,突出了摄影师眼中的环保;《食品公司》注重食品问题,站在了科技的对面,对现存的食品工厂模式提出了质疑;《家园》则更是站在上帝的角度,用一个“完全第三方”的角度来审视人类自身的行为;《竞速灭绝》则关注人类行为带来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难以忽视的真相》聚焦于温室效应给全球生态带来的潜在威胁…
正是不同的观点使得这些纪录片各有各的特点,大大拓展了有限素材的使用价值,实现了纪录片的不断创新。要是全世界的纪录片导演都只拍陈述性纪录片,那么恐怕每年可以产出的纪录片就真的屈指可数了,而且由于题材的枯竭,产量会逐年减少。不难想象若真的是这样的话,纪录片迷将会成为一个无比小众的群体。
当我们冷静一段时间之后来回看这些刚刚看完时感慨万千的纪录片的时候,其实不难发现其中的主观因素,而正是这些主观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些片子趣味横生,引人入胜。
比如《监守自盗》中浓浓的剪辑意味,被采访者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导演剪掉了。换句话说,导演只把部分事实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不是全部事实。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做法视野狭窄,以一个外行人的眼光来看待、来评论专业金融学家的行为,但我们也可以说这样的做法还原了普通人眼中的金融危机,还原了金融危机中普通人面临的困境和金融巨贾的盆满钵满。这样的做法看似违背了某些事实,但实则显得更加真实。
比如《海豚湾》,如果把渔民的行为概括起来,那就是露天屠杀一个难以驯化的物种。同样是屠杀,人们对上万头猪牛羊的屠杀熟视无睹,却对几百头海豚,几百条猫狗的屠杀大发慈悲之心。如果从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同样是动物,同样是生命,为什么我们要区别对待呢?
又比如《食品公司》中所提倡的大自然放养式的饲养模式,看似美好,却抵不过眼前的现实。全球人口越来越多,除非科技自身实现突破,否则食品公司的现象将会在世界各地愈演愈烈。回到从前那种大面积放养牲畜的行为是完全不现实的,到最后仍要考科技进步来解决这一日益剧烈的矛盾。所以《食品公司》的行为并不像是一味忽略客观存在的倡导,更像是一次抛砖玉玉的提问,将食品问题摆到全球人类的面前供人反思,寻求出路。
所以我认为,主观性让大部分纪录片具有了更明确的现实意义,承担了一种唤醒社会意识的责任和义务。结论性纪录片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纪录片的主观不能超越客观而存在
说到底,纪录片在所有影视作品之中还是最客观的一类。纪录片之中的主观还是要为其客观的框架服务的。所以纪录片在叙述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像客观靠拢,主观色彩不能超越客观框架而存在,更不能超越纪录片真实性的首要前提。
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决定说什么不说什么,但是不能编瞎话乱说。
这和媒体还有一定的区别:对于媒体来说,只说一部分事实,往往意味着一定的误导性,而大部分的媒体又有着强观点的属性,只说一部分事实往往会和胡编乱造产生相同的效果。所以对于媒体,我会偏好那种在全方位细致的报道的基础上输出自己的观点,而纪录片说到底也还是一种文艺作品,导演应该有一定的内容取舍和强调偏重的空间。
总结
我的基本观点如下:
- 人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体
- 选材的过程就是主观意志的体现
- 纪录片的真实性与主观的存在并不矛盾
- 主观性的存在也可以为纪录片增添魅力,引导创新
- 纪录片的主观不能超越客观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