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要搭建个人博客
2020年的今天,我们已经有了知乎、微信公众号等很好的传媒平台,但是我还是决定开历史的倒车,搭建了我的个人博客。为什么我不选择容易维护和运营的成熟平台,而是选择了十年前就开始走向小众的个人博客呢?我想从万维网的发展史开始讲起。
万维网的诞生
万维网
万维网(World Wide Web)亦作 WWW 或 Web,是一个透过互联网访问的,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
万维网并不等同互联网,万维网只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是靠着互联网运行的一项服务。
来源:维基百科-万维网
说到万维网的诞生,就不得不说道一个人:Tim Berners-Lee。他是万维网之父,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网页浏览器的发明者,以及 2016 年图灵奖的获得者。Tim Berners-Lee 于 1989 年在欧洲原子研究组织(CERN)发明了万维网,但是他并没有为这项技术申请专利。1993 年 4 月 30 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万维网对任何人免费开放。同年,世界上第一个图形界面浏览器 Mosiac(网景浏览器 Netscape 的前身)发布。等等一系列原因使得万维网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协议。
1994年 Tim Berners-Lee 来到麻省理工,领导创建了万维网联盟(W3C)。由于万维网协议(如 HTML)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导致不同版本协议的兼容性很容易出问题。W3C 就是一个试图建立一套统一的万维网核心原则、协议和组件的半自治非政府组织。
在 Tim Berners-Lee 最早的构想中,万维网并不仅仅是一个文本文档的互联网络,也是一个知识的互联网络,这也是现在人工智能的方向之一——知识图谱的原型。Tim Berners-Lee 将万维网构想成一个全人类共建共享的知识库,一个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知识财富。这也是 Tim Berners-Lee 不为万维网申请专利的原因之一,同时促进了互联网精神的产生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精神”的概念其实是国内早期的互联网人提出来的,并且国外并没有一个相同含义的专业名词与之对应。不过如果你想体会真正的互联网精神,国外的各种开源社区应该是最好的去处。
小米公司早期的成功离不开小米社区。2010 年,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安卓 ROM 包满天飞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质量很高的国产 ROM,并且有自己的社区,每一个用户的疑问都能在社区得到来自开发者的快速回应。MIUI 最早的 100 个内测用户就是在小米社区上征集的。可以说,小米和当时国内其他的手机厂商都不一样,因为小米一出生就带有互联网的基因。
我喜欢万维网,我喜欢使用网页,而不喜欢各种 App。大概从 2010 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兴起,整个互联网行业开始重新洗牌,百度贴吧开始走向衰落,一步步分裂成几十个垂直型的社区孤岛。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这是行业发展趋势,没有人能够阻挡。但是我时常在遐想,Web 技术发展到今天,很多 App 其实是没必要存在的,Web 天然具有跨平台的特性,也能对移动设备有很好的兼容性,假如互联网世界能重新拥抱 Web,那能有多好。可惜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样的遐想终究只能是遐想。
这是一个对百度贴吧的回忆向测评视频,从 6 分 25 秒开始的内容,确实让我感慨良多:
为什么不是知乎
知乎是一个模仿 Quora 问答型社区(起码之前是)。知乎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崇尚理性思维的大型社区,也是最重视用户知识产权的社区之一。那我为什么建立个人博客而不是直接在知乎上写东西呢?
社区通病:点赞和热评
这当然包括一些我所认为的很多社区的通病,比如点赞和热评。点赞和热评几乎是现在社区的标配了。
我很不喜欢在一个有点赞功能的平台写东西。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写东西其实更多的是给自己看的,写作的过程就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当我的某篇文章有可能被别人点赞时,对这篇文章进行评价的主体就由我自己转变成为了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因为点赞的人多而开心或者因为没有人点赞而伤心,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感觉吧。而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所以点赞的这个功能,对我个人是极其不友好的。
我也很讨厌热评功能。虽然从某个角度上说,有价值的东西被摆到了更显眼的位置是一种进步,但是同时也对想发言的后来者不太友好,甚至在 B 站出现了广泛的抢首评、抢热评的现象。不过最近国内外的不少社区已经开始尝试同时将热评和最新的评论都放到比较显眼的位置,或者是让读者选择看“热评”还是“最新”,网易云音乐是我所知道的国内比较早关注这一点的大型社区,这应该是近几年网易云音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隐私与知识产权
隐私几乎是国内所有公司的通病,而且目前来看,无解。
知乎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重视用户知识产权的社区之一,但要说瑕疵也还是有的:
知乎用户协议-知识产权-第四条
为了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用户将其在知乎上发表的全部内容,授予知乎免费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使用许可,知乎有权将该内容用于知乎各种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上,包括但不限于网站以及发表的应用或其他互联网产品。
来源:知乎用户协议-知识产权
也就是说知乎有权将用户在知乎上发表的全部内容无偿用于知乎的所有产品上。
目前来看也就是知乎会把内容搬到知乎日报等知乎相关的产品上。其实也无可厚非,就是感觉怪怪的,这样的说法应该有不少自由发挥的空间吧。以后发展成什么样子就不好说了。
更重要的原因
在 2021 年之前,我对知乎最讨厌的地方在于:知乎对移动 Web 端的访问极其不友好。但是知乎虽然不像淘宝完全屏蔽了搜索引擎,但是也做出了很多限制:
现在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知乎为了引流的需要而半强制性地让用户安装知乎的 App 其实也无可后非。但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并不符合开放的互联网精神。
对知乎的彻底绝望
就在 2020 年年底,知乎做出了在我看来最错误的一个决定:产品逻辑由订阅转向推荐。或许这是知乎发展的需要,但是,2021 年之后的知乎,因为这个原因,我彻底放弃了在移动端使用知乎。
“由订阅转向推荐有什么问题?”推荐算法以及被滥用了,我对此深恶痛绝,并视其为“洪水猛兽”。关于这一点我在本文末尾会有更多叙述。
为什么不是微信公众号
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公众号和小程序是腾讯垄断的产物。阿里和腾讯纷纷竖起高高的墙,将各种爬虫和搜索引擎挡在了淘宝网和公众号的外面。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坏处就是像我这样的人几乎从没读过公众号的文章。所以我自然也不会考虑把我的博文发在公众号上。
不过有一说一,如果要进行内容运营的话,知乎和公众号倒是非常好的去处。
关于腾讯垄断行为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参考这篇新闻:
数据孤岛爆发,长尾效应失效
2019 年 1 月 19 日,Tim Berners-Lee 出席了 2019 年 EmTech China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并发表了演讲。他指出,互联网已经丧失了最初的精神,数据孤岛爆发,长尾效应失效。现在很多大型社交网站决定了用户看到什么、甚至决定了他们怎么思考、怎么行动,甚至怎么投出自己的选票。
说简单点就是,互联网的垄断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以前的互联网企业并不是没有垄断过,不过之前更多的是技术和产品的垄断,比如 2000 年险些被拆分的微软。但是这一次全球垄断的趋势,是对流量入口的垄断,更是对互联网内容的垄断。而这一类型的垄断,势必会比之前的垄断有更广且更为深远的影响。
数据孤岛
其实,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很多数据孤岛。尽管每个人每天都在互联网上产生着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我们产生的数据却并不属于我们,这些数据被掌握在 Google、Facebook、腾讯、百度这些大公司手里,以至于这些数据之间无法形成关联,形成了一座座数据孤岛。
2017年低,腾讯禁止了包括网易云音乐在内的一些音乐平台分享内容到 QQ 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就是数据孤岛一个很极端的例子。
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在本文的含义是:在一个市场中,少部分大企业占据着很大的市场,其他的一些中小企业占据着各个细分市场,而这些小的细分市场的总和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甚至超过了大企业占据的市场。
长尾效应可以用一张图片形象地说明:
从上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少数几个大企业占据着前面红色部分的市场,很多中小企业分食后面蓝色部分的细分市场。理论上曲线可以无限靠近 X 轴,细分市场的总和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参考链接:
在其他传统行业,垄断现象会比较严重,垄断企业会不断吞并中小企业,使得细分市场的份额逐渐减少,中小企业生存艰难。
而曾经的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长尾效应非常明显的行业,细分市场非常繁荣。Tim Berners-Lee 认为,像 Google 这样的大型公司的出现,加剧了互联网行业长尾效应的失效以及互联网行业内互联网精神的沦丧(比如脸疼的 “Not do evil” 的 Google)。
拒绝投喂,主动筛选
前文说到,现在很多大型社交平台垄断了互联网的内容,决定了用户看到什么、甚至决定了他们怎么思考、怎么行动,甚至怎么投出自己的选票。由于国内有较为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这样的行为在国内并不算常见,更为常见的做法是:推荐算法。可以说,推荐算法,让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垄断的又一次进化。
原本推荐算法比较理想的作用应该是实现对优质资源的初步筛选,但由于厂商追求通过用户流量带动广告受益,致使推荐算法的作用变成了牢牢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甚至不惜通过心理学原理让用户沉迷于刷手机。推荐算法的另一大危害是使用户的知识面变得越来越窄。用户只会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己关注的世界就是世界的全部”的错误感觉(即信息茧房)。
所以我认为,拒绝一味接受被动推送的信息,主动获取信息与知识,拥有独立判断与思考的能力,应该是现代人应该拥有的良好习惯之一。而写博客和关注别人的博客,是培养这一习惯的方法之一。
对于推荐算法,我在我的这篇文章里有更多的思考和观点,欢迎围观。
后记
我的这篇文章写于 2020 年年初,我在一年后的今天再次回味这篇文章的时候,感慨良多。
本文原本更多的讨论了腾讯的垄断行为,没想到站在 2021 年的今天来看,阿里却成了更早翻车的那一个。也可能是因为腾讯基本都是 2C 的业务,而阿里有不少 2B 的业务,而且它的 2C 业务看起来也相对“人畜无害”,所以网友的焦点和情绪更多的放在了腾讯的身上,所以这其实也是一个信息茧房。
大概在 2019 年前后,B 站网友对于“有钱人”的态度发生了一次较大的转变。当然这也有可能和一批财经区 UP 主的入驻有关系。因为数字经济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所以之前的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企业的监管不是很严格,监管部门更多的也是在摸索中进步,去年明显感觉有监管收紧的趋势。种种迹象都让我感觉,传说中的“互联网寒冬”可能真的快到了。
但是最近我的这一想法又有了些许转变,或许所谓的“互联网寒冬”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2000 年美国反垄断部门对于微软的制约,并没有让微软就此衰落;而加入百度当年没有实现垄断,或许也不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对未来充满期待
——这仍然是我现在,2021 年初,对互联网的感受。